阅读教学《简•爱》
对话初读《简•爱》的孩子,她们跟我讲:这是一个灰姑娘遇上王子的故事,只不过这里扮演继母角色的是里德太太——简•爱的舅妈,她狠,她恶毒,她死不足惜。而似灰姑娘的简•爱,也是因为好运气,才赢得了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
可是,好故事不应该这样读的。要读出悲悯。
简•爱的童年在常人眼里,真是充满悲伤。
她是孤儿。她从两个女仆的对话中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身世:父亲是个穷牧师,母亲不顾亲友反对毅然嫁给了他。母亲的违抗激怒了祖父,他一气之下与母亲断绝了关系。结婚一年后,两人相继被传染上流行的伤寒,相继去世,留下这还在襁褓中的孩子。
她还遭虐待。她被舅舅收养,舅舅却早逝,临终前强迫里德太太发誓继续抚养简•爱。在第一到第四章里,简•爱遭受表哥欺负与虐待,又因反抗表哥被关进红房子。简•爱自称里德太太“她是我的敌人”。
我们来看她与里德舅妈最“疯狂”的一次报复性对话:“你不是我的亲属,我很高兴。我这一辈子永远不再叫你舅妈。我长大以后也决不来看你;要是有谁问我,我怎么爱你,你又怎么待我,我就说,我一想起你就恶心,你对我残酷到了可耻的地步。”
“你没有一点怜悯心。我到死也不会忘记你怎么推我——粗暴地凶狠地推我——把我推回红屋子,把我锁在里边,虽然我当时多么痛苦,虽然我难过得要死,大声叫喊,‘可怜可怜我!可怜可怜我,里德舅妈!’你要我受这个惩罚,只不过是因为你的坏儿子无缘无故地打了我,把我打倒。不管谁问我,我都要把这个千真万确的故事告诉他。别人以为你是个好女人,可是你坏,你狠心。你才会骗人呢!”
似乎,读者也会很轻易地给里德太太贴上“坏舅妈”的标签。她写里德太太,无视儿子对简•爱的欺负、虐待,无视两个女儿的高傲和撒谎。她护短。她辱骂简•爱。她的惩罚有时是那么冷酷。特别是在“红房子事件”中,年幼的简•爱受到了痛苦的精神创伤。
可是,我们读名著要具备一点美学的眼光。潘知常教授提出生命美学的核心是“悲悯”。要意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对所谓的“坏人”,对所谓的“人性的阴暗面”也要存同情之心。同时还要认识到人性的有限性问题,就是必须要看到人的“可怜”。如果写一个人写到最后让你觉得这个人太可怜了,而不仅仅是可恨,那你在美学上也就是成功了。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喜爱的成功的年轻的女性作家。简爱与舅妈的最后一次大吵时,里德太太约莫有三十六七岁光景。如果我们从作为妻子的里德太太和作为母亲的里德太太两个角度重新看她抚养简•爱这件事,你就会发现对里德太太来说,太艰辛。丈夫去世她未到三十岁。这是一个多么年轻的妻子,却早早守寡。里德临终前一个小时,还逼着她发誓继续抚养简•爱,这是男权社会里的男性对女性的极不尊重。可以说,他既不考虑她即将失去丈夫的痛苦,也不体谅自己要照顾四个孩子的生活上的难处,另外,在里德太太心里,丈夫活着的时候爱妹妹的孩子胜过爱自己的孩子。作为母亲的里德太太,将恨转移到小简•爱身上,不合理,但情感上能理解。因此,站在里德太太这位女性的角度重新思考,你会发现,抚养简爱,无论从情感层面、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对里德太太都是巨大的考验。这样去重新看里德舅妈,你会发现里德舅妈尽管很坏,有时又很冷酷,但她是很委屈的。
其实,她人性中最大的本质不是“坏”,不是“恶毒”,而是善良。舅妈在临终前有一段忏悔,她说她做了两次对不起简•爱的事。一件是没有遵守对她丈夫作的诺言,把简•爱当亲生孩子一样扶养大;另一件事就是报复性地私藏了简•爱叔叔三年前决定收养她的信,并回信谎称简•爱在洛伍德学校得伤寒死了。里德舅妈因为此事,直到临终前也不得安宁。不过,最终还是对简•爱说出内心的忏悔,并把信件交给了简•爱,让她顺利继承了叔叔的遗产。里德舅妈她为做错的事忏悔,没有将秘密自私冷酷地带到另一个世界。说到底这是里德舅妈人性中本质的善良在闪闪发光。尽管生活无情地将她自己的三个孩子变成堕落自私冷漠的人,但是,简•爱在盖茨海德庄园,舅妈还是照顾了她十年,这十年虽然受了辱骂、责罚,但也过着小姐一般的生活,有保姆伺候吃饭,病了给她请家庭医生看病,当发现简爱变成另一个人似的大逆不道,她听了劳埃德医生的建议,将简爱送去洛伍德学校上学。简爱八年后找到新的工作,在准备去桑菲尔德时,告知作为监护人的里德舅妈,没加干涉,而是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不是推卸责任的表现,而是尊重简爱的选择。不使坏,不设阻,就是最好的精神支持。但是,这样一个女性,在生活的重压下,在丈夫死后,顽强地活了近二十年,独自抚养了四个孩子,而自己带着恨意离开人世。简爱是放下了恨,宽恕了舅妈,并决心用爱去征服舅妈。而里德太太,却没有放下恨。读到最后,大概所有的读者都意识到里德舅妈的内心是极其痛苦的,可怜的。这就是《简爱》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之一——写出悲悯,写出丰富而复杂的人性,却又无比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