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语文

《竹节人》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容易理解的回忆类文章,语言夸张又富有童趣,同时贴合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自身情感的体悟。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课文的朗读,掌握阅读回忆记叙类文章的方法。 通过品读文本,启迪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生活的联想,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

竹节人教学反思一

  这是一篇容易理解的回忆类文章,语言夸张又富有童趣,同时贴合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自身情感的体悟。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课文的朗读,掌握阅读回忆记叙类文章的方法。 通过品读文本,启迪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生活的联想,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有了以下感悟:

  语文课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们多大的舞台,他们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本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特别是课前总担心学生理解不透,其实学生的能力很强,只要做法得当,学生会理解到位。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导入新课,接着画面想象,寻找文中童年乐趣。作者是怎样在童年时代寻找乐趣、度过这段时间的?然后利用时间地点人物,学习阅读方法:虽然我们和作者玩的东西不一样,但是每一个孩子的童年也有相似之处。请在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让你觉得与你的生活有相似之处,你仿佛也经历过?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段相似的经历?最后总结全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阅读记叙类文章,我们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进行分析,而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画面想象,和联系实际帮助理解。
 


竹节人教学反思二

  第三单元的学习,明确学习主题是“读书好比串门——隐身的串门”,本单元重点培养学生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并能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学习《竹节人》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先看单元导读,在明确学习任务基础上,先自读课文,初步掌握生字,再读课文,能用自己话讲课文所讲的故事,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结合课文给出的任务,四人一小组,组内确定研讨学习内容,确定阅读方法和方向,小组合作学习,把学习的收获写在本子上或批注在课本上,等第二节课上展示交流。随后布置作业,回家制作小玩具,可以是文中的竹节人,可以是沙包,毽子等等,体验制作玩具的乐趣。

  第二课时,在第一节课小组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本节课重在展示学习成果,落实“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一教学目标。学生先在组内交流,评选出代表发言。一组选择:竹节人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他们组采取先浏览课文,找到写制作玩具的段落,第3段,再细读,赏析制作步骤,讲的很好。本组同学又进一步进行补充,说他们制作玩具的感受。二组又补充道:“你们如果能教大家怎样玩,你们组的研究就更全面了。”

  二组学习研究的是:讲一个有关老师和竹节人的故事。他们也采取浏览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找到与老师有关的段落,再抓住细节来谈,他们提到了老师偷玩没收来的玩具,原来老师也有可爱的一面,文中的“我们”看到后不但不生气还很开心,心满意足,可见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很好,很融洽。其他同学给他的发言进行了评价,指出讲的很好,如能结合我们身边的事例会更好一点。

  三组探讨的是:体会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快乐,说童年乐趣。=先说孩子们在制作竹节人和玩竹节人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他重点讲了孩子们课下玩,课上忍不住偷玩的情节,从这些可以看出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王振进一步补充,除了学生这一块儿,老师偷玩也体现出了乐趣。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进行评价,我在一边只做引导,让孩子们在谈时,抓住重点句和人物的描写进行分析,这样会更好的感悟文章的语言,课堂活跃。

  在小组展示合作成果之后,安排了一个小练笔,写自己制作玩具的过程和收获,进一步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和延伸,让学生从课内走向生活,让知识更贴近生活。

  我在课堂上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讨论、自读自悟,学生在感受竹节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体会了作者的语言特色,学会了用不同阅读方法达到不同的阅读目的,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不足在于,还存在个别同学不会自学,在小组研讨学习的基础上,会学到一些,但他们不敢发言,我掌握不了他们学习的效果,他们重点知识掌握的程度,我还不十分清晰,今后争取多给更多的学生发言机会,让更多学生都有收获,逐步向理想课堂迈进。

返回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