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语文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反思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在风雨飘摇的1900年,以他的一支有力之笔饱蘸激情写下了慷慨激昂的热血之歌——《少年中国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如何让当代少年感受到那种悸动人心的力量,是学习《少年中国说》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在风雨飘摇的1900年,以他的一支有力之笔饱蘸激情写下了慷慨激昂的热血之歌——《少年中国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如何让当代少年感受到那种悸动人心的力量,是学习《少年中国说》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本次课围绕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自读自悟:在文章的各种体裁中,若论抒发情感,则非诗歌莫属。本课即是一篇诗歌,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宜于朗诵。本课有如下特点:综观全诗,结构清楚,过渡自然,首尾照应,浑然一体。在感情节奏上,全诗句式匀整,节奏鲜明,句末押韵,朗读时能感受到很强的节奏韵律。8个小节一韵到底,朗读时显得铿锵、悠远、激越。在方法上,本诗把直抒胸臆和借物抒情融为一体,反复运用排比和对偶句,突出了诗歌直接抒情的特点,每个小节景的选择、物的安排、境的再现都极具匠心而融情,使无形的情感有了有形、有声、直观、可感的载体。鉴于本文的如上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朗读进行教学的。

  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诵,这是分角色朗诵的基础,每个学生自由读,大声读,把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了解文中一些词句含义,弄懂每一小节的意思,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有利于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二、走进历史,悟情诵读。

  播放历史图片《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片段、百日维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梁启超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自己上书变法又失败了,流亡国外,有家难回呀!所以他把希望寄托于谁身上了?引读(故今日之责任……雄与地球。)这一小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面对我大好河山遭践踏,我生灵遭涂炭,他痛心,他希望我们的少年中国在中国少年的努力下是什么样的呢?(引读红日初升……来日方长。)读了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从修辞上说。结构整齐,运用了对偶的方法。比喻把红日比作了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鹰隼试翼的冲天气势比喻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用剑比拟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少年……作者心中的少年中国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生于欧洲、雄与地球的中国,是一个突然崛起,生活幸福美好,前程似锦的东方巨人。想到这里作者不由的说,引读(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这样的一个中国,危机四伏,风雨如磐要靠谁来扭转,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他为什么要把责任全压在少年肩上呢??我们少年就要肩负起这样的责任。

  不足之处:课文中有很多字陌生不常见、句式骈体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即使借助工具书,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也是差强人意。

  改进措施:鼓励学生在熟读之后,反复预习诵读,从课文的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入手,再回旋课文的主题句意,兴许会事半功倍。

返回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