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语文

《搭石》教学实录

《搭石》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

搭石教学实录一

教材分析:

  《搭石》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两个人面对面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著乡村的生活气息。

设计理念:

  根据本文特点,我的设计主要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训练,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本着使阅读者披文入情,透过文字触摸到语言的深层内涵的阅读理念,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体会课文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作者情感交融,在自主阅读中收获感悟,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调动阅读的兴趣。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结合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纯朴、善良、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

学习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师:(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点评:在导入环节,情境图,轻音乐配以教师的深情的描述,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课文那洋溢着浓郁生活的美的意境之中,同时巧妙地引入了课题,由课题引入新课的学习,自然而富有美感。)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预设。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生自由读课文3分多钟)

  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

  生: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出示这句话)

  三、再读文本,明确写作目的

  师:通过读文,我们知道,搭石就是一些天然石块,那样的普通,那样的平凡,可作者为什么偏偏要写搭石呢?请用学们再用心的读读课文。(读后交流)

  生:因为搭石联结者故乡的小路,也连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直接了解到了文章的主旨,明确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同时加深了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习动机被唤醒,真正做到主动学习。)

  (点评:由“作者为什么偏偏要写搭石呢?”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非常直接而自然地将第一个环节理解“搭石”的本义,引申到了此环节对“搭石”深层含义的探索之中,节约时间,“节约”学生的思维。)

  四、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预设

  师: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请大家研读走搭石的段落,找出描写人们走搭石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再想一想从哪儿感受到美?(生自由朗读、圈划,2分钟左右)

  (点评: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书声朗朗,也要静思默想。让学生朗读课文,可以有效解决生字的读音问题。同时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圈画,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思考。)

  五、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预设

  师:我看到很多语句上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

  生:我找的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

  (生有的读xínɡ,有的读hánɡ)

  师:意见不统一呀,想一想: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

  生:行(hánɡ)

  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

  生:一行(xínɡ)人

  师:齐读两遍。

  (生读)

  (点评:词语教学应该是有层次,有质量的,根据中年级段的识字要求,采用随文识字,把字放到句段中,理解字的音、形、义,形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行”的教学先从读准字音开始,然后联系学生的生活理解词义,最后又结合课文语境理解,把“行”带入课文中朗读,一个简单的“行”字的教学体现出了老师对多音字教学的重视;体现了老师基于学生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教学的理念。)

  师: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变红)男生来。

  (男生读一遍)

  师:“人影绰绰”要读准确,女生读。

  (女生读一遍)

  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你联系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师: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生:有。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4:紧跟上去

  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生5: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师:前面的——

  生(组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组2):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体会得好。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师:“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

  生:查了。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师: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师:你还想来描绘一下,说吧。

  生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师: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打开手势)请读读这两个词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想象画面,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生2: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

  师:(指举手的生)你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生3(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身临其境吧?

  (生点头)

  师:还有想读的,全班一齐读。

  (全班读)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师: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咱们推荐一位同学吧。

  (全班同学推荐一生读,生读,台下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

  (生齐读)

  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

  (生再次融情朗读)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生:一道风景

  (设计意图:注重了朗读的指导,尤其注重了朗读的过程。学生读中感悟,领会家乡的景美,学生轻声、自由地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做到如醉如痴物我两忘,把读书、理解感悟融为一体,做到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

  (点评:1、此环节中,老师紧紧抓住重点词语,又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切入对文章内容含义的理解,将词语教学和阅读教学有机融为一体,在有限教学时间内,二者相辅相成。2、在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语句时,老师根据自己的预设,非常巧妙地对学生进行了据词选择词义的联系。“绰”是生字,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人影绰绰”的‘绰’选哪种解释,“人影绰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不仅对“绰”有了理解,而且对“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和“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此处所表达的意思以及作用豁然开朗,透过对这个词的理解,学生面前马上呈现出的是“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的画面,这个环节中的识字教学、词语教学符合第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显得高效、丰满、立体。。)

  2、面对面“让”石图

  师: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

  师: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

  生:我觉得家乡的人能够互相地谦让。

  师: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男同学,一起感受这份美。

  (男生齐读“如果有两个人……”)

  3、背老人“过”石图

  师: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读“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会带着问题读书,这有个生字(课件中“伏”字变红),齐读三遍。

  生:fúfúfú

  师: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

  (生自由地读几遍)

  师: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生1:“理所当然”打动了我,家乡的人觉得是应该这么做的。

  师:有你的读书体会,还有其他的吗?

  生2:我觉得“伏”字打动了我。

  师: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弯”的意思。

  师:我们再看看这个“伏”字,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出示字理图)左边——

  生:一个人

  师:右边——

  生:一条犬

  师: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那样心甘情愿啊,(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伏”字。

  师: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

  (一男生上台)

  师:请你做做“伏”的动作

  (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

  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扶起年轻人)到对岸了,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因为——

  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尊老爱幼

  师:是尊老还是爱幼呢?

  生:敬老

  师: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

  生: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生1:我觉得家乡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

  生2:家乡的人十分地谦让,十分地淳朴

  师:我注意到你的发言中有两个“十分”,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

  生:一道风景

  (设计意图:三个画面,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并且通过三次吟诵中心句,每次都有不同体会和感悟,层层深入,步步递进,一咏三叹,不露痕迹的理解文本人文内涵。)

  (点评:1、在这一环节中,老师仍然是紧扣重点字词组织教学,既进行识字、理解词语教学,又将其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有机融合,衔接自然。2、尤其是在进行识字、理解词语时,老师将字理教学引入了其中,极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汉字趣味所在,了解汉字文化之璀璨,无形中会引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识字教学和理解词语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而现在识字教学仍存在着费时多、效率低的现象,许多老师感到困惑。将字理教学引入小学识字教学中不失为一种提高识字教学效果的途径。)

  师:说说我们还会看到哪些温馨的画面?

  (生发挥想像想)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此时,给学生提高学习、思考、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体会,达到了语言与情感的共振。)

  六、深化总结,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同学们,一块搭石,就是一段协调的舞,姿态婀娜;一块搭石,就是一首谦让的诗,娓娓动听;一块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画,赏心悦目。刘璋爷爷每每回忆起家乡的搭石时,总会深情地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更会由衷地赞叹,(引读)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她联结者故乡的小路,也连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指板书)搭石她既有我们看得见的景美,也有我们看不见但能感受到的情美。

  教学板书:

  21 搭石

  景美         情美

  家乡的一道风景

  (安阳市2009年度优质课一等奖)
 


搭石教学实录二

  课前交流:

  师:老师的家乡是个风景美丽的地方。那里不但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而且新疆还被誉为“歌舞之乡”。今天,老师要表演一个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舞蹈——维吾尔族舞蹈。

  (课件出示新疆风景图片,配音乐,老师表演新疆舞。精彩的表演赢得学生、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刚才领略了老师的家乡新疆的美丽风光。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课件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轻音乐起)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师:看老师板书课题(生看)

  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21.搭石——

  师:像老师这样读,21.搭石——(声音干脆利落)

  生齐读:21.搭石——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同学们再来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听明白了吗?

  (生自由读课文3分多钟)

  师:同学们读课文特别认真,什么是搭石?谁来用课文的句子回答。

  生: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两尺(应是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同学们听出来没有,他读的时候有什么问题?

  生:他总是还没到停的时候就停了一下。

  师:停顿上有问题,请以后改正,好吗?他有个字音没读准,谁听出来了?

  (生沉默)

  师:认真倾听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以后可要注意了。刚才他把“二尺”读成了“两尺”,一起来读。

  生:(齐读)二尺。

  师:再读。

  生:(齐读)二尺。

  师:对了,读课文一定要把字音读准。(“间”变红)这个字是多音字。刚才这个同学读得很准确,他读的是几声?

  生1:四声。

  师:对了,读给大家听。

  生1:间(jiàn)隔。

  师:一起来像他这样读。

  生:(齐读两遍)间(jiàn)隔。

  师:它还有一个音,谁知道?

  生:间(jiān)。

  师:组个词,好吗?

  生:黑白相间(jiān)。

  师:应该是黑白相间(jiàn)。平常我们经常说的时——

  生:时间。

  师:再读课文里的字音——间(jiàn),读词——间隔。

  生:(齐读)间隔。

  师:“间隔”是什么意思?

  生:距离。

  师:课文里指的是距离,是什么之间的距离?

  生:是搭石之间的距离。

  师:回答得真好,掌声送给她。

  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书上找一找。

  生:会脱鞋——

  师:把问题回答完整。

  生:如果没有搭石的话,人们会脱鞋绾裤。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人们收工就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人们赶集访友就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绾”是什么意思呢?

  生:绾裤的就是卷起裤子。

  师:在这里脱鞋绾裤的“绾”就是把裤子卷起来。把鞋子脱掉,把裤子绾起来,这就叫——

  生:脱鞋绾裤。

  师:从这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很麻烦。

  师:把话说完整。

  生1:我感受到人们来来去去很麻烦。

  生2:人们上工时,收工时,赶集时,访友时等等都感觉很麻烦,因为都要脱鞋绾裤。

  师:是呀。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过小溪时很麻烦,这还是在夏天的时候。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什么过小溪?

  生:搭石。

  师:有了这样的了解,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师:注意了“二尺”,读。

  生:二尺。

  师:再读。

  生:(读)二尺。

  师:什么样的石头?

  生:平整方正。

  师:对了。平整方正的石头。把“平整方正”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平整方正。

  师: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搭石是用平整方正的石头,二尺左右的石头组成的。

  师: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觉得搭石怎么样?

  生1:有了搭石后,人们很方便。

  师:除了方便,搭石还给了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2:我觉得搭石很美。

  师:多好啊。你们和作者刘章爷爷想的是一样的,他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就用一句话概括写出了搭石的美,谁找到了?

  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同学们齐读。

  生:(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三、自主寻美,体会情感

  师: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2-4自然段,听要求:边读边用波浪线划出描写人们走搭石的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静静地默读、圈划,2分钟左右)

  师:我们现在来交流吧,谁来说一说?

  生: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请坐。(课件出示语段)同学们来看他找的着这两句,(“行”变红)这里面也有一个多音字,他读的什么?

  生:一行人。

  师:对了,一行人。这些在搭石上面行走的人叫——

  生:一行(xínɡ)人

  师:对了,再读一遍,一行人——

  (生读)

  师:它还有个读音是什么呀?

  生:行(hánɡ)。

  师:组个词。

  生:行(hánɡ),银行。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里还有几个新词(“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变红),我们来读一读。先自己练习读一读,等会儿请小老师带读。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她读对了,同学们跟读两遍。

  (生读)

  师:小老师当得不错,同学们读得也很好。

  师:那么,怎样的动作叫协调有序呢?

  生1:协调有序就是很整齐,人们走搭石的时候一个挨着一个。

  师: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她刚才说人们走搭石的时候一个挨着一个。让我们一起去走一走搭石,感受一下什么是协调有序。

  师:我们合作读读,老师读前面的,同学们读“抬起脚来”,老师读后面的,你们读“紧跟上去”。明白了吗?试一试。

  师:(引读)前面的——

  生: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紧跟上去。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紧跟上去。

  师:对了,就这样。哪个组来走一走搭石?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如果没接上,你们就会掉进小溪里的。(师读,但学生没弄明白要求,师把要求重述一遍)

  师:前面的——

  生(组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组2):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引读两遍)

  师:踏踏的声音像——

  生:轻快地音乐。

  师:没有人踩脚,也没有人掉进水里,是有人指挥吗?

  生:没有。

  师:对,没有人指挥,大家的动作那么的整齐,配合得如此默契,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师板书“协调有序”)

  师:再请同学们来看看这两句,你还从哪个词感受到画面的美呢?

  生1: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把话说完整。

  生1:我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

  师:他刚才读的时候,怎么啦?

  生:他把“人影绰绰”的“绰”(chuò)读成了cuò。

  师:你再把“人影绰绰”读一遍。

  生1:读。

  师:“人影绰绰”的“绰”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呀?

  师:同学们来看,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A. 宽;不狭窄

  B. 宽裕;富裕

  C. 形容姿态柔美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应该是第三种解释:形容姿态柔美。

  师:对了,在这里”人影绰绰”的“绰”形容姿态柔美。多么柔美的姿态呀,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读着两个词。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生1: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读得很准确,谁来带着感情读,让我们感受到画面的美。

  生2: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画前,谁能用朗读把我们带进这幅画呢?

  生3:(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多美呀,把我们带进了画里,请同学们像他一样读读这两个词。

  (全班读)

  师:再柔美一些,读。

  (生柔美地读)

  师:多美呀!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两句话。

  (生自由读)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老师大声地读,同学们小声地读。

  (师配乐朗读)

  师:是啊!它不但是一幅美丽的画,而且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师:谁来读?

  生1:(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读完后,全班不由自主地鼓掌)

  师:读得太好了!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无数次走过搭石。每次走过搭石,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请女同学读——

  (女生有感情地读)

  师:刘章爷爷一遍遍走在搭石上,一遍遍数着,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请全班同学再来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

  (全班同学再次融情朗读)

  师:一行人走搭石让我们感受到了画面美、音乐美。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请你来说。

  生:请大家看第四自然段“经常到山里的人……”

  师:“俩人”,跟着读两遍。

  师: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都是让对方先走。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生:从这里我体会到这两个人很谦让。

  师:多好的一个谦让,他读懂了家乡人美好的品质。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部分内容。

  (生齐读)

  师:假如一位“老人”和一个“青年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读:“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同学们一起来看,这里有个生字(课件中“伏”字变红),读两遍。

  生:fú,fú。

  师:“伏下身”的“伏”是什么意思? 谁能用动作来表示?(到讲台上表演给大家看)

  (一男生上台深深地弯下身子)

  师:注意年轻人做了一个什么动作?“伏下身子”就是把身子——

  生:弯下去。

  师:年轻人恭恭敬敬地弯下身子,还把老人安安全全地背过小溪了。

  师:(采访一男学生)年轻人,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多好的年轻人啊!掌声送给他。同学们,年轻人会因为老人没有向他表示感谢而感到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对了,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板书“理所当然”)同学们想一想,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如果遇到别的老人来过小溪,他会怎么做(指课件文字)——

  生:(齐)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那如果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肯定会有其他人怎么做?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因为——

  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对了,通过这一个又一个人的“理所当然”,你们又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家乡人孝敬的品格。

  师:孝敬的品格,再这里应该用——

  生1:尊敬。

  师:他用了一个词——尊敬,家乡人非常尊敬老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尊老,敬老已形成民风、乡风。家乡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让我们看到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这真是景美,人更美。

  师:难怪作家刘章爷爷由衷地赞叹道:(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全班齐读该句)

  四、激发想象,练习说话

  师: 每天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来走搭石,同学们想象一下还会有什么样的人走搭石呢?

  生1:一位妇女。

  师:你能说说是怎样一位妇女?

  生:一位妇女抱着小孩。

  师:把话说完整。也许会有——

  生1:也许会有一位抱着小孩子的妇女来走搭石。

  师:人们会怎么做?

  生1:会帮助她,背她走搭石。

  师:是把她背过去吗?是帮她——

  生1:帮她把孩子抱过去。

  师:谁再来说说还有什么样的人来走搭石?

  生2:还有上学的小姑娘来走搭石。看,那个小姑娘很胆小,年轻人看见了,把她抱过去。

  师:多好的年轻人哪!还有没有人走搭石?

  生3:会有带着行李的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们会帮助他们把行李提着,扶着他们过搭石。

  师: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家乡人的美好品质。其实会有很多很多人来走搭石,尤其会有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来走搭石。请同学动笔写一写。请用上“假如来走小溪边,家乡人会”这样的句式写上一两句就可以了。

  (生动笔写。师巡视,并提醒:写完的同学读一读,把句子写完整)

  师:我们来交流、交流。没写完的也没关系,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假如有腿脚不方便的残疾人走搭石,人们总会伏下身子背他过去。

  师:还有吗?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说,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就交流到这儿。

  五、总结本课,布置任务

  师:同学们,这条搭石静静地躺在小溪里,它们任人踩,任人踏,默默地为大家做贡献。难道让作者难以忘怀的仅仅是这搭石吗?

  生:还有家乡人。

  师:对了,还有像搭石一样默默奉献的家乡人。我想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纯朴、善良的家乡人一定会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心里。

  师: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还有哪些内容让我们感受到家乡人的美?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21. 搭石

  协调有序

  }美

  理所当然
 


搭石教学实录三

  课前聊天

  师:同学们好,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还有点儿紧张啦,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徐英强,徐是双人旁的徐,英是英明的英,强是强大的强。当初爸爸妈妈给我取名字的时候,是希望我能够像英雄一样强大。可是这二十多年来,没能像英雄一样的强大,包括这个头连高大都没有做到。但是呢,我非常幸运地站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但更加有幸的是我今天站在了这里,见到了咱们中小四(5)班的同学们,很高兴见到你们,同学们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都说从心底发出的,真诚的声音是响亮的,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那作为厦门的小主人,你们能不能敬敬地主之谊,给徐老师介绍介绍厦门有没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行吗?

  生:厦门有很高的古建筑。

  师:特别多的是鼓浪屿的形状是吗?哎呀,谢谢谢谢。

  生:厦门的观音山很好玩。

  师:你去过吗?哎呦,谢谢,你去过吗?还有吗?

  生:还有花园,说的也是鼓浪屿,生:厦门有

  师:也是在鼓浪屿吧。告诉我说鼓浪屿特别特别漂亮,到厦门一定要去看看,可是小时候我听过和鼓浪屿有关的歌,有没有同学会唱?

  生唱: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太棒了,鼓浪屿,还有吗生:还有白鹭洲,

  师:很好吃的海鲜厦门还有很多海鲜很好吃。

  生:还有最近几年开放的罗汉山

  师:你是不是欢迎老师都来看看啊?掌声送给他

  生:还有

  师:你去过吗?有什么可以说说

  生:好玩的可以亲近大自然。

  师:哦,可以亲近大自然。再请你

  生:鬼屋不要去。如果想去的话,

  师:都到鬼屋去了,请你说一说

  生:厦门有很多特色小吃,你可以从头吃到尾,

  师:哎呀,说到吃的,真让人流口水,其实啊,厦门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说到这,徐老师特别想给大家介绍介绍,我的家乡,行吗?

  生:行。

  师:穿过黄河,穿城而过,巍巍雄山,管放两岸,这就是我家乡甘肃兰州,作为土生土长的兰州人,对于黄河的眷恋自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时常行走在黄河岸边,最吸引我的却是那一块又一块奇特的石头,你们看,这就是一块黄河奇石。人们喜欢他,就是因为从这一块普通的石头上能看到别样的风景,这块石头的名字叫做重峦叠嶂。再看,秋风瑟瑟,层林尽染,这块石头有个特别美丽的名字。读读他的名字,再响亮地读读:

  师:还有那,波涛滚滚,奔流而下,这就是

  生:源源流淌

  师:真好,同学们,其实,黄河流域其实是黄河特有的瑰宝,母亲河赋予他浑然天成的美,同学们,欢迎大家到甘肃兰州来做客,到时候,老师请大家到双门奇石馆,好好地去欣赏欣赏好吗?

  生:好!

  [上课开始

  师:铃声响了,我们开始上课。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我们将跟随刘章爷爷一起去欣赏他美丽的家乡。一起去走走他家乡的

  生:搭石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来齐读课题

  生:搭石

  师:真的是石头啊,读得都冷冰冰的。但是老师相信学过课文之后,你们会对搭石有更深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103页,自由地朗读课文,听清楚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好词语,这篇课文有很多四字词语,遇到的时候请把它画出来。2、读通句子,遇到难句、长句以及自己喜欢的句子,都可以多读几遍。3、读完以后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

  师:好,开始吧。自由地读课文,声音放出来。

  师:读完的同学,还可以考虑考虑,徐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师:都读完了,好。对于四年级的同学,对于课文初读需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问问大家: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你试试。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的家乡,人们都在小溪里采搭石,让人们容易行走。

  师:有这方面内容,但还不够完整。来

  生:写了家乡人民团结友爱的美好事情。

  师:哎呀,看来你已经走到课文深处了,请坐。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家乡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是课文的情感,但主要写了什么?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家乡人民由搭石所发生的一切。

  师:是的,课文不但写了秋凉以后,家乡的人民要摆搭石,而且还讲了在搭石上所发生的事情。所以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徐老师还要看看,这篇课文的字音,是不是都读准了。你们看?屏幕上的三个词语谁能读好?

  生:第一个词语是间隔。

  师:直接读。

  生:背而行,一行人。

  师:都读对了,请坐下,再请你试试。

  生:间隔,想背而行,一行人。

  师:做了,这三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里面都有多音字。

  师:没错。都有多音字,能不能用另外一个音组个词语?第一个,请你来。

  生:jiàn还可以读成jiān。空间

  师:正确第二个字,第二个字,请你来说。

  生:相背而行的bèi,还读bēi,背书包。

  师:正确,第三个有点儿难度。放到句子里你还能读好吗?

  生:他的作业每一行都写得工整。一行人在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师:都读准了,但加了一个字儿,一行人走搭石。同学们一行,一行人。一行指我写我的作业,操场上,咱们站队的时候,那一排一排也可以说是

  生:一行人。

  师:没错。那一行人指的是,一同去做什么。家乡人一同去做什么呀?

  生:走搭石。

  师:没错儿。

  师:行走在搭石上,所以这里读

  生:一行人。

  师:来,前面的同学读读这个句子。预备齐!

  生:他的作业每一行都写得工整。一行人在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师:一行人在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记住是行,同学们,这篇课文当中还有很多的四字词语呢,你们画出来了嘛?

  生:画出来了。

  师:交流下,你都画出了哪些?请你说,他说的时候,请其他同学仔细听,看看还有没有没说到的,待会儿请你来补充。

  生:常年不断、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来来去去、天气渐暖、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招手示意、相背而行。

  师:哎呀,真是厉害,一下子说了这么多。还有吗?

  生:还有脱鞋绾裤

  师:是,这个不难发现,还有

  生:还有协调有序、理所当然。

  师:是。这两个词很难,被你找到了,我们课文当中还有呢.

  生:招手示意。

  师:这个词说过了。

  生:同学了一下子找出了这么多的四字词语,别说,这篇课文这样的词语还真不少。你们都读准了嘛?检测一下,第一行,请你来读

  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脱鞋绾裤、

  师:第一行都读对了,第二行,来请你。

  生: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没错,字正腔圆。第三行,请你来

  生:招手示意、相背而行、理所当然

  师:都读对了。同学们看,四字词语在词语王国当中是个特殊的家庭,就四个字却表达着丰富的内涵,读好了四字词语,读好课文也就不难了。所以这节课就让这些四字词语带领我们走进课文的学习。我们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依次来交流。请你读好这些词

  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师:读准了,可是这是山洪啊,而且是爆发,怎样读出他的气势来。

  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师:有点儿意思了。再请个同学试试。

  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师:咱们这样吧。全们班的男子汉一起读读这两个词语,让我们来听听山洪来袭的景象。来,预备起。

  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师:哎呀,瞧瞧就八个字,却给描绘了一幅洪水来袭的景象。这就是四字词语的魅力。同学们再看这两个词语。红色的是生字,需要我们会写。你仔细看看,馁个字儿比较难写,需要给同学们提个醒儿。

  生:我觉得暴的下面不是个水

  师:恩,谢谢你的提醒。没错,咱们来看看这个暴字。暴的下面是水病体,因为字形像水,而且他放在合体字的下面。所以人们常称他为像水底。读读像水底。既然这个字不好写,咱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

  师:上下结构,上面是个

  生:日

  师:要把他写得

  生:扁一点儿

  师:下边由两部分组成。一撇一捺要写得稍微,长一点儿,最下边是一个,没错,像水底。注意,注意笔顺点、提、撇、点。同学们眼学千遍,不如握笔一遍。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写字本工工整整地写一遍。不仅要写正确,还要写漂亮,有同学写字姿势非常得好,坐得非常地端正。恩,有同学已经写好了,我们来看看。就看,字的大小是非常合适的,像生字洪和猛,像洪右边的共写得不够漂亮。再看看暴,刚才徐老师强调过的,一撇一捺,写得稍微有点儿短了,可以把它写得长一丁点儿,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注意到了字的间架结构。同桌之间也可以互相看看,评价一下,取长补短嘛。相互看一看。

  师:还没有写好的同学,下了课,好好地练练,真正地做到,写正确写漂亮。同学们,这两个词语不仅会读了,而且会写了,感觉就又不一样了。放到句子当中,肯定也能读好,来,全班一起来,每年汛期,起

  生: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子。

  师:原来山洪过后,人们出工就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收工就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赶集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访友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来来去去都必须

  生:脱鞋绾裤子

  师:一次又一次地脱鞋绾裤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如果没有搭石,人们从溪水上过去会非常地困难。

  师:是啊、还有吗

  生:家家人对搭石的美好期待

  师:在脱鞋绾裤这个地方,我们感受到家乡人在过小溪的时候,特别特别地

  生:不方便,

  师:是啊,这是在汛期,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过小溪,这就可以

  生:走搭石

  师:没错,那时候,家乡的人都可以

  生:走搭石

  师:出工可以

  生:走搭石

  师:收工也可以

  生:走搭石

  师:访友也可以

  生:走搭石

  师:赶集更可以

  生:走搭石

  师:来来去去都可以

  生:走搭石

  师: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家乡的人们非常需要搭石,搭石给家乡的人们带来了方便。

  师:是的,搭石在家乡人的生活当中很重要。同学们,一个脱鞋绾裤就让我们有了这么多的体会,多好啊,就这样读,就这样品。

  师:我们接着来看

  生:协调有序

  师:什么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呢?

  生:一个跟着一个就叫做协调有序。

  师:有这个意思,还有吗?

  生:差不多是同手同脚

  师:差不多同手同脚就叫协调有序啊。

  生:就像踩着搭石一样,方正的队伍。

  师:哦,就是有平整方正的队伍。

  生:就是在同一个时间做同一样的事情

  师:大家都做一样的事情。

  生:没有商量

  师:哦,没有商量就这样做

  生:其实大家都说到了,很整齐,有规律,有瞬顺序地走,就是协调有序。

  师:课文又是如何来描述协调有序的?找一找。

  生:前面的人抬起脚来,后面的人紧跟上去。

  师:不要加字,来,再读一次。

  生: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师: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让我们配合地读一读.前面的抬起脚来

  生:后面的紧跟上去。

  师:前面的抬起脚来

  生:后面的紧跟上去。

  师:前面的,抬起脚来

  生:后面的紧跟上去。

  师:配合得多好啊!这就是

  生:协调有序

  师:这段话中还有两个四字词语。找到了吗?

  生:分别是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这两个词语是叠词,要读出他的韵味、节奏。先自己练着,读读这两个词。节奏,还要有韵味,请你试试。

  生: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准了,来

  生: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看到了画面,但还不够清晰。

  生: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哦,有点儿味道了。哦,请试试。

  生: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哎呀,说说听着这个词的时候,你眼前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水面很清澈,像一面别样的大镜子。

  师:想象画面你就知道了清波漾漾的意思,人影绰绰理解吗?试着说说。

  生:人的影子倒映在水里。

  师:是的,人的影子,绰在字典里有2种解释。一是宽裕,二是舒缓、柔美。在这个句子中,你会选

  生:第二个。

  师:来读读这两个词语,读出舒缓、柔美的感觉,预备起

  生: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你想象画面,清澈的水波在缓缓地流淌,水波舒缓而、来想着画面,读这两个词语。

  生: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同学们,文章因为这些四字词语又贴上了一份韵味美。现在把他们放回到句子中,请你们练读这段话。

  生: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原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谁愿意单独来读给大家听?

  生:(配乐)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谁还愿意来试试?来

  生: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谢谢,我就仿佛看到了画一样,身临其境。同学们我们就和着这样的音乐,美美地读读这段话。:每当上工、下工齐

  生: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画一般的美感,这幅画一定是清新淡雅的水彩画。听着同学们的朗读,徐老师的眼前就真的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同学们,这就是刘章爷爷的家乡,河北省兴隆县上庄村,看着听着你能想到什么?

  生:鸟语花香

  师:有

  生: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是的,刚刚学过

  生:五彩缤纷

  师:有

  生:草翠花开

  师:是

  生:柳绿花红

  师:美

  生:古色古香

  师:多好的词语啊!还有

  生:百花齐放

  师:好

  生:青山绿水

  生:泉水叮咚

  师:你连声音都能听到

  生:绿树成荫

  师:同学们,咱们一下子学了这么多的四字词语,真让人陶醉。家乡的这些风景,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

  生:美

  师:同学们,那你们现在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自己家乡的风景。用上积累的四字词语,让咱们的表达更生动。

  生:一个农家小院门前,一个大叔叔在清波漾漾的溪水里,排放着一块块搭石。

  师:摆放着。

  生:让人们更容易走过去。每当上工、下工一群人走搭石,动作是多么协调有序,鸟儿叽叽地叫着,泉水叮咚,仿佛在为勤劳的人们演奏一曲乐曲。

  师:掌声送给她吧。刚刚学过的词都用在了她的表达当中,那个词怎么说的,学了就要用。再请你说说

  生:这就是我的家乡,有一个叔叔在水里排着搭石,让人们走得过去,每当这些人在赶集访友的时候,都要走过搭石。那里泉水叮咚,很漂亮。

  师:也用了很多四字词语,最后一次机会,来

  生:我的家乡,那里摆放着搭石,人们上工、下工、走亲访友的时候,都要从搭石上踏过。人们是多么需要搭石啊!

  师:也是想到了说到了自己的家乡,那里远远望去

  生:云雾缭绕

  师:用一个词表达自己的心境,言简意赅,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刚才我们看到的淳朴的家乡人民。说的真好,就请你再读读,下面的两个词语。

  生:招手示意、相背而行、理所当然

  师:一连读了三个,招收示意、相背而行特别好理解,来同学们,给老师做个招手示意的动作。来,左边两组的同学分别向右边两组的同学招手示意。相背而行,你们用动作告诉老师,你们已经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那理所当然呢,能不能做个动作,又该怎么理解呢?理所当然。

  生:理所当然的意思是绝对要放。

  师:必须、一定,还有吗?

  生:理所当然的意思就是不是特殊。

  师:不是特殊,非得这样做。来,请你说说

  生:理所当然的意思就是这些是老百姓都知道的事情,必须要去做。

  师:谢谢你。一个必须说得好,同学们,那照家乡人说,哪些事情是必须要这样做,一定要这样做的,你能不能用文中的话来告诉老师?

  生:假如遇上老人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就这一件吗?

  师:是啊。还有吗?

  生:如果这里有搭石头,那里没有,人们会觉得这里的人懒惰。

  师:对。还有吗?

  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师:恩,这在家乡人看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来,

  生:经常山里的人,大概都会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个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师:人们把这也看成是理所当然事。没错,让对方想走,家乡人也把他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还有吗?

  生: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人们把这也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遇到不平稳的搭石,把它踩上几回,在家乡人看来,也是

  生:理所当然的事。

  师:还有吗?一群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样的

  生:协调有序。

  师:家乡人看来,这也是

  生:理所当然的事。

  师:一群人走搭石的时候,也是理所当然的,其实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弄懂了每一段的意思,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理解了。那学到这里,就这样读着走着,弄了半天,你知道什么是搭石嘛?用课文中的话说说。还没找到啊,来,谁找到了。

  生: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是啊。同学们,看看这个句子,看似简单,但是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再看看这个句子,请你再读读这个句子,看看哪个词,给你的感受最深刻。

  生:进入秋天

  师:想,哪个字,哪个词给你的感受最深刻?

  生:平整方正,因为从平整方正这个词说明家乡的人为了方便大家走路,找石头也十分细腻。

  师:并不是随便找一些石头都可以做搭石,一定得找

  生:平整方正的石头

  师:平整方正,还有嘛?

  生:说明了家乡人对搭石的需要,做搭石的石头要求很高。

  师:是啊。只有这样才能做搭石,还有哪个词给你感触最深?

  生:我说的是一排

  师:你说

  生: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说明非常地需要搭石,必须摆成一排,需要十分夫人精准,不然就容易发生掉到水里的事情。

  师:是的。必须横着摆上一排。来

  生: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就是说搭石还有两块石头之间的间隔,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师:二尺啊,就是城园外一步的距离,又发现了什么?

  生:石头的间隔太大了,人会掉到水里,人也跨不过去。

  师:哎呦,家乡的人们考虑得多周到啊。

  生:家乡的人们还要考虑水的深浅。因为如果不按这个深浅的话,人一不小心也会掉进水里去的。

  师:是啊。水的深浅就决定了石头的

  生:大小

  师:是的,同学们看到那个摆字了吗?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可不是随随便便放上排。这样吧,让我们的课本暂时当一回搭石,来拿起来,放在那,再拿起来,摆在那,有什么不同?

  生:放很随便,摆要找准位置。

  师:摆要找准位置,多么细心的家乡人啊!还有

  生:如果是放的话,不可能就变成了横的一排。什么样的形状都会有,比如说圆圈啊什么。这样的话家乡人走路就会很不方便。

  师:没错,家乡人考虑得特别得周到。同学们,寥寥数语,不仅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搭石,还让我们有了这么多的体会,那每个字每个词都不是随随随便便放在那的,而是摆在那的。每一个字都是摆在那里的,所以这不起眼的搭石,在作者眼中是:读

  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原来这不起眼的搭石在作者心目当中那可是

  生:一道风景

  师: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课题,再看看课题。此刻你还觉得这只是些冷冰冰的石头吗?

  生:家乡的搭石,是人们的小路吗,也联系着家乡人的情感。

  师:是情感,还有吗?

  生:每当人们走在搭石上,会感谢摆搭石的人。

  师:没错。这些都是温暖之石,还有?

  生:摆搭石头,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还让人们,让我们感受到了美好的友情。

  师:美好的友情。友情之石,情感之石头。此时此刻,我们知道了,原来搭石不仅是冷冰冰的石头,还有了那么多那么多的情感。如果有人说家乡的风景很美,你一定会大声地告诉他:

  生:搭石更美。

  师:是的,搭石更美,走搭石的人

  生:更美。

  师:没错,搭石很美,走搭石的人更美。同学们,这篇文章处处让我们感受到美,有些美眼睛可以看到,而有些美就藏在字里行间,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同学们,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去感受,去触摸,这让人心胸温暖的

  生:搭石

  师:同学们,在课的最后,徐老师有个小作业:一、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二、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读一读刘章的作品《北山峦》、《枫林曲》刘章诗人的每篇文章都写得不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返回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