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语文

《芦花鞋》教学设计

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列出每部分的小标题。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引起阅读期待。

芦花鞋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列出每部分的小标题。

  2.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

  3.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引起阅读期待。

教学重难点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生字较少,学生都能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掌握,不用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指导。

  2.阅读理解

  引导学生围绕文中感人的情节,通过阅读体验交流,走近人物,感受他们的苦难,感受他们的幸福,形成阅读期待,培养阅读兴趣。

  3.表达运用

  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词、句、章节,把握细节并能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语言的魅力,使学生能结合课文产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阅读的快乐。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歌谣导入。

  (1)师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歌谣,请大家仔细倾听。

  (2)播放音频,同时出示歌词。

  南山脚下一缸油,树头挂网枉求虾,

  姑嫂两个赌梳头。泥里无金空拨沙。

  姑娘梳成盘龙髻,刺槐树里栽枸橘,

  嫂嫂梳成羊兰头。几时开得牡丹花?

  (3)师:多么有意思的歌谣啊!这两首歌谣是老师从一对兄妹那儿学来的,这对兄妹是谁呢?答案就在这本书里。(课件出示《青铜葵花》这本书)

  (4)生齐读书名。

  2.了解概括。

  (1)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2)简介主要内容。

  师述:一次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苇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3)简介人物。

  ①师引导:从文章的主要内容来看,你认为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是谁?

  ②示例:青铜和葵花。

  ③走近青铜。

  a.出示课件。(播放音频)

  课件出示:

  故事发生在大麦地,青铜一家就生活在大麦地村,那里有一条宽宽的河,有成片成片的芦苇荡。在青铜五岁那年的一个深秋的夜晚,芦苇荡一片火海,大火过后,大麦地成了一片凄惨的黑色。青铜虽然在家人的呵护下逃离了火海,然而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本说话流利的青铜一夜之间竟成了一个听得见别人说话,却再也说不出话来的哑巴……

  b.师指名读。

  c.师引导:同学们,变成哑巴对于青铜来说,意味着什么?(生交流)

  d.师小结:苦难降临在青铜身上,从此,他失去了语言,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快乐……

  ④走近葵花。

  a.出示课件。(播放音频)

  课件出示:

  葵花三岁那年,妈妈离开了人世,她只能和爸爸相依为命。葵花的爸爸是一名雕塑家。他最喜欢灿烂的葵花。那年葵花随爸爸来到了大麦地的干校里。爸爸常常背着画夹,划着小船去成片的葵花田边画画。有一回,他为了捞起河里的一张画,落水淹死了。葵花失去了唯一的依靠——爸爸。

  b.听到这儿,你又有什么感受?(生交流)

  (4)导入课题。(课件出示:芦花鞋)

  ①师导入:不一样的境遇,却映射着一个同样沉重的词语——痛苦。对于这两个年幼的孩子来说,这样的痛苦是何等沉重啊!也正是这两个可怜的孩子,为我们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其中一个故事——《芦花鞋》。

  ②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花。《芦花鞋》只是《青铜葵花》中的一个故事,要读懂课文,对整本书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课前导入歌谣,讲述主要内容,简介主要人物,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走进课堂。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 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 想一想: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3.检查字词学习。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2)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3)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4)比较识记。[课件出示:憾(遗憾)撼(摇撼)]

  4.整体感知课文。

  (1)了解结构特点。

  ①师引导: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②示例:用空行分成四个部分来写。

  (2)了解每部分内容,列出小标题。

  ①师引导: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再读读每部分内容,想想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运用学过的列小标题的方法,为每部分列出小标题。

  ②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列出小标题,师巡视指导。

  ③同桌讨论交流,相互提建议。

  ④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⑤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采芦花编鞋第二部分:大雪天卖鞋第三部分:城里人买鞋第四部分:雪地里脱鞋

  (3)了解主要内容。

  ①师引导:弄清了每部分的内容,将每部分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连起来说一说,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练习说一说。

  ②四人小组练习说主要内容。

  ③全班交流。

  ④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冬闲时,青铜全家精心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由青铜拿到油麻地镇上去卖,以增加收入。一个大雪天,青铜不顾家人的阻止,执意要到镇上卖剩下的十双鞋,一群城里人意外地买光了他的鞋。在回家的路上,有一个人追来向青铜购买芦花鞋,看到那个后来者失望的眼神时,青铜脱下自己脚上的鞋卖给他,自己赤着脚走回了家。

  【设计意图】本板块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文中字词、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朗读情况,主要落实一些基本功方面的巩固与训练。

  板块三:自读感悟,体会语言

  1.生自学品读课文,画出印象最深的内容。

  (1)师引导:有人说,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得深刻;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关键词再次走进这部作品,请将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画出来,写一写批注。(相机板书:苦难幸福)

  (2)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写批注。

  2.情节再现,交流品味。

  (1)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围绕“苦难”和“幸福”两个词语,将你读到的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待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2)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①诉说苦难。学生畅所欲言,师引导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a.(出示课件)师指导: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青铜家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卖“一百双芦花鞋”对于青铜家来说,是“一笔很重要的收入”,从全家人的表现来看,青铜家很需要这笔钱。

  课件出示:

  收罢秋庄稼,青铜家就已决定:今年冬闲时,全家人一起动手,编织一百双芦花鞋,然后让青铜背着,到油麻地镇上去卖。

  这是家里的一笔收入,一笔很重要的收入。想到这笔收入,全家人都很兴奋,觉得心里亮堂堂的,未来的日子亮堂堂的。

  b.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开。雪还在下。

  奶奶对青铜说:“今天就别去镇上卖鞋了。”爸爸妈妈也都对青铜说:“剩下的十一双,一双是给你的,还有十双,卖得了就卖,卖不了就留着自家人穿。”葵花也一个劲儿地说:“哥,今天就别去卖鞋了。”

  但青铜却坚持着今天一定要去镇上。他对奶奶他们说:“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

  师:从“下了一夜大雪”“足有一尺厚”“门都很难推开”可以看出天气非常寒冷,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青铜依然坚持去卖剩下的十双鞋,可见生活的艰难。

  分角色朗读。(师指导读出家人的关心)

  c.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但过了一会儿,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

  师:青铜把剩下的十双芦花鞋全卖完了,可还有人要买时,竟脱下了穿在自己脚上的芦花鞋,赤脚行走在冰天雪地之中。可见这一点点钱对于青铜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

  师指导生想象画面朗读。(读出对青铜的同情)

  ②师引导: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苦难”?(通过写“苦难”表现了人物的内心“美”,表现了“爱”)

  ③欣赏美丽。

  a.师引导:作者无论是写景色之美,还是写人性之美,都使人如临其境,难以忘怀。文中写景色美的句子数不胜数,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b.示例: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他们都觉得便宜,二话没说,就付了钱。青铜抓着一大把钱,站在雪地上,一时竟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师过渡:经过同学们的阅读、交流,我们感受到了青铜一家的苦难和爱,文中故事描写感人至深,令人回味无穷。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选材构段的精巧,无处不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所在。

  3.感悟写法。

  (1)师引导:一本优秀的书籍,在写法上也总有很多地方值得读者借鉴。那么,你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有哪些收获呢?

  (2)示例:景物描写如临其境。如写雪大,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开。

  4.拓展延伸,引起期待。

  (1)课件出示读书的作用的句段。

  (2)全班齐读。

  (3)师总结:《青铜葵花》一书中像这样隽永的文字,饱含真挚的情感的句子还有很多很多,每一章都能震撼我们的心灵。同学们,课后让我们继续阅读这本书,一定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你!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在有目的的愉悦阅读中完成任务。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读、自悟、自解、自练,都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小组互助合作学习,集体协作解决学习疑难,有助于互相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学生真正居于主体地位。
 


芦花鞋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3.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感受青铜一家淳朴、善良的品格。

【重点难点】

  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难点:

  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感受青铜一家淳朴、善良的品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下面请大家先默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二、学习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查字典自主学习,认清字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2.课件出示生字,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读准字音,强化字形记忆。

  会认的字:搓 葵 祈 遗 憾 污 屑

  3.学生就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提出来交流,教师进行指导。

  三、初读课文,总体把握。

  1.资料补充。读之前先介绍作者曹文轩和《青铜葵花》,重点介绍青铜一家的人物背景。

  《青铜葵花》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葵花的命运,她先是和她的父亲在干校生活,父亲不幸遇难后,又被另一位主人公青铜一家领养,并和青铜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这个女孩召回城市。青铜从此便常常望着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那座城市的方向。

  人物简介:

  青铜 一个生在乡村最贫穷家庭中的男孩,仅靠卖芦花鞋生活,因生病无钱医治而变成一个哑巴。可想而知,青铜是个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孩子,而就是这样一个孩子面对苦难时他依然善良,依然对生活充满向往。青铜,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努力成长,在上学时选择放弃,在葵花教他学习时无比专注。

  葵花一个地地道道的城市女孩,却因为“文革”跟着爸爸来到了陌生的大麦地,过上了一个农村孩子的生活。可想而知,她当时的无奈和不适。雪上加霜的是:葵花,从一个生活在父母怀中幸福的女孩变成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被别家收养。她不会干农活,但是她认真去做;她吃不惯野菜和糙米,但她从不抱怨;她分不清草和麦苗,但是她还是学着放牛。面对一件件的难事,葵花努力适应,一点点地学。

  奶奶 虽然青铜家是大麦地最贫穷的,但奶奶却永远是一副干净的面孔、整洁的衣裳、银发被她梳理地一丝不苟、衣服也是一尘不染。在遇到水灾,家被毁了,急需钱重建家园的时候,奶奶变卖自己的嫁妆,四处借钱,但奶奶却从未曾改变她的骨气和自尊。虽然奶奶的一生生活十分拮据,但她从未向贫困低过头。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共分为几个部分,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示:课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讲述了青铜卖芦花鞋的故事。3.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他主要做了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的主人公是青铜,课文主要讲述了他雪天里卖芦花鞋的故事,青铜是一个勤劳、淳朴、善良懂事的好孩子。四、品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芦花鞋制作的工序是什么?为什么青铜家要做这么多芦花鞋呢?在课文第一部分中找出相关答案。

  芦花鞋的制作工序是: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

  青铜家做芦花鞋是因为对青铜家来说,这是一笔很重要的收入。重点品读句子:想到这笔收入,全家人都很兴奋,觉得心里亮堂堂的,未来的日子亮堂堂的。这两个亮堂堂说明了青铜家对这笔收入很看重,勤劳的一家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2.分角色朗读第5自然段,读完之后说一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提示:体会到了青铜与葵花之间的纯真与美好,这一段展现了青铜与葵花的善良与淳朴。

  3.积累文中描写芦花鞋的语句,感受芦花鞋的美。

  那柔软的芦花,竟像是长在上面的一般。被风一吹,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露出金黄的稻草来。让人想到落在树上的鸟,风吹起时,细软的绒毛被吹开,露出身子来。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课文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默读课文,指名学生回答。

  提示:讲述了青铜雪天主动去卖剩下的十一双芦花鞋。

  2.芦花鞋好卖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提示:好卖,“那些芦花鞋实在太招人喜欢了,一双一双地卖了出去,仅仅过了三天,就只剩下十一双了”。

  3.想一想,青铜为什么执意在雪天出去卖芦花鞋呢?

  引导学生理解,青铜是一个善良懂事的好孩子,他知道卖鞋的钱对家里很重要,因此他即使在下雪天也要出去卖芦花鞋。这体现了青铜的勤劳朴实。

  4.家人与青铜的对话体现了什么?

  提示:体现了家人对青铜的关怀。这是一个虽然比较贫穷,但是和谐温馨的家庭。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

  提示:讲述了青铜雪天卖芦花鞋的经过。

  2.青铜卖鞋的时候环境怎么样?

  提示:下着大雪,很寒冷,街上没什么人。

  3.读第16-17自然段,,想一想这两段的描写体现了青铜是一个怎样的人。

  句子:对面屋子里围炉烤火的人招呼青铜:“进屋里来吧,这里能看到你的鞋,丢不了”。青铜摇了摇手,坚持守在芦花鞋旁。(不怕艰苦,淳朴实在)

  望着漫天大雪,青铜在心里不住地说着:“买鞋的,快来吧!买鞋的,快来吧!……”(内心着急,希望能早点把鞋子卖出去)

  4.终于等来了几个人,青铜为什么认为那几个人不会买芦花鞋?因为他认为,城里人是不会买他的芦花鞋的,他们只穿棉布鞋和皮棉鞋。

  5.当那几个人非常喜欢芦花鞋,要买鞋时,青铜有什么反应?青铜一直疑惑着,直到人家一个劲地问他多少钱一双,他才相信他们真的要买这些鞋。他没有因为他们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

  6.你觉得青铜卖完鞋之后会有什么感觉?从哪句话可以看出?让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十分高兴,从“青铜抓着一大把钱,站在雪地上,一时竟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7.再次默读这一部分,说一说你觉得青铜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指名学生回答。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读这一部分,思考这一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

  青铜把自己脚上的鞋脱下来准备卖(送)给了别人。

  2.青铜为什么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那个没有买到鞋的人?因为那个人觉得没有买到鞋,觉得很可惜,青铜心里很为那个人感到遗憾,这表明了青铜心地善良,善于为他人着想。

  3.青铜最后是怎么做的?

  脱下了自己脚上的那双芦花鞋,去追那个没有买到鞋的人。

  4.读最后一句话,想一想青铜在雪地上奔跑的画面,你有什么感想?

  青铜是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少年,因为疾病原因,他不会说话。但是他心地善良,看到别人没有买到芦花鞋,他心底里很为那个人感到遗憾。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在寒冷的冬天脱下了自己仅有的一双新鞋,光着脚在雪地上奔跑,去追上那个人。课文没有给出结局,但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善良的孩子一定能得到回报。这一段留给了人们

  无限的想象空间,也使得青铜这个人物形象得到了升华。

  四、拓展延伸。

  1.分小组朗读课文,谈一谈自己学完本课的感想。

  2.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给课文每个部分添加小标题。

  参考:做芦花鞋;雪天出门;雪中卖鞋;脱鞋予人

  3.课外阅读《青铜葵花》,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文小结】

  本文讲述了少年青铜在雪天卖芦花鞋,为了满足他人愿望甚至脱掉了自己唯一的一双新鞋卖给他人的故事,展现了青铜不怕艰苦,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全文以温馨的笔调讲述了一个艰苦的故事,十分具有感染力。

【板书设计】

  芦花鞋

  采芦花、做芦花鞋。

  雪天出门卖鞋。               不畏艰苦

  雪中等待,终于卖完、十分欣喜。       勤劳淳朴的好少年

  把自己穿的鞋脱下来,满足他人买鞋的愿望。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在教学时,我注重对课文文本的解读,带领学生从每一个部分入手,品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青铜这个少年身上所体现出的美好品质。不足的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多讨论交流,这在以后要注意。

返回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