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语文

《读读童谣和儿歌》教学设计

鼓励学生阅读和儿歌,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产生读和儿歌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和儿歌的良好习惯。

读读童谣和儿歌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阅读和儿歌,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产生读和儿歌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和儿歌的良好习惯。(重点)

  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难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教师)

  2.学生和一起读书,并准备一本或儿歌的书带到学校。(学生)

教学过程

  一、背诵,激发情感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或儿歌吗?把你喜欢的一首或儿歌背给大家听听,好吗?

  2.导学:一首好的就是一首美妙的诗,一首好的儿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可以看出,儿歌和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吧》,分享和儿歌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设计意图:学生对儿歌和的学习不是零起点,新课伊始,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初步交流儿歌和带来的乐趣,从而乐于阅读更多的和儿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尝试提问,感受阅读

  (一)学习——《摇摇船》。

  1.导入:同学们,《摇摇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幸福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摇摇船》。

  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谁在摇船?

  他要摇船去哪儿?

  他是怎么摇的呢?

  …………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5.学生按要求自学。

  6.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预设一:

  外婆为什么叫“我”好?

  ①导学:你的外婆都什么时候叫你好呢?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小结:对呀,你们的想法都对。这么懂事的外婆怎么能不喜欢呢?

  预设二:

  摇船怎么会摇出那么多好吃的?

  ①导学:对呀,明明是摇船,怎么还摇出好吃的了?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教师追问:如果是你摇船,摇到外婆家,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你高兴吗?读出你此刻的心情。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

  8.学生边背边做动作。

  (二)学习儿歌——《小刺猬理发》。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刺猬吗?

  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小刺猬为什么要去理发?

  谁给小刺猬理的发?

  小刺猬理完发漂亮吗?

  …………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儿歌,看看能不能从儿歌中找到答案。

  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儿歌,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看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5.学生按要求自学儿歌。

  6.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儿歌。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预设:为什么小刺猬最后成了小娃娃呢?(如果学生提不出来这个问题可以教师问。)

  ①导学:你真聪明,问题提得真好,是呀,明明是小刺猬,最后怎么成了小娃娃呢?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教师追问:男头发长了就像小刺猬,你看见过谁的头发像小刺猬吗?这样好看吗?(出示刺猬头型的男孩)

  ④导学:对呀,男头发长了就要去理发,那女头发长了,又一直不理发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要留长头发的话,平时要勤洗头。)

  ⑤小结:天气渐渐热了,小朋友的头发长了,容易出汗,也容易生小虫子,有的头发弄到眼睛里,细菌也会影响我们的视力,所以我们要经常洗头、经常理发。

  预设:

  小刺猬是怎样理发的?

  ①学生尝试解答。

  ②导学:你们有没有去过理发店理发呢?理发师是怎么给你理发的?(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嚓嚓嚓,引导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小刺猬去理发后变干净变漂亮了,我们以后可一定要经常洗头发,经常理发,这样你们才能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儿歌。

  8.听儿歌,边跟着做动作边唱。

  三、借助插图,学会分享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

  2.导学:对呀,与人分享是一种快乐,下面就和小组同学像书上的小朋友那样学会分享!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儿歌或,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或儿歌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的同学也会这个儿歌或,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4.和同学交换自己带的书,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读一本书。

  设计意图:通过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读过的或儿歌,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倾听能力。“交换读书”和“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了分享读书的快乐。

  四、布置作业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或儿歌。

  2.把自己喜欢的或儿歌背给喜欢的人听。

  设计意图:将活动进行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和背诵、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教学中,我注重将学习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唤醒学生对和儿歌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和儿歌后,进而尝试提出新的问题,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同时让学生到与人分享读书的幸福。一系列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注重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并获得了分享阅读带来的喜悦。
 


读读童谣和儿歌教学设计二

教科书分析:

  1.“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是部编教科书的一大特色,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课外阅读,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量,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快乐读书吧”安排在第一单元,编写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使之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根据课程标准课外阅读的目标与内容和评价标准建议,其课型是活动体验性质的课型,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型相类似,而不是一般的看图说话课,或一般的阅读课。应由“准备课”“课外阅读”“交流分享课”组成的三个阶段开展读书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课外阅读,和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分享课外阅读快乐的活动,视具体情况本学期要安排有两至三次,从而使课外阅读真正纳入到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3.本次“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读读童谣和儿歌”,即要求本学期开展的课外阅读角度是读童谣和儿歌。题目的提示语和插图,释放了三个信息:(1)引导学生读与童谣、儿歌相关的书;(2)背诵童谣和儿歌;(3)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书。这三个信息,提示了准备课的教学目标和交流分享课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1.童谣和儿歌是每一个人幼年时期都会呀呀吟唱的精神食粮,一下的学生也一定有这样的经历,这是开展这次“快乐读书吧”活动的有利因素。

  2.通过上学期的“快乐读书吧”活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本相同的课外阅读的经历,也积累了一些课外阅读经验,这是进行这次“快乐读书吧”活动的有利因素。

  3.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能力较为薄弱,兴趣容易转移等心理因素,这些都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些特点对课外开展阅读活动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情况了解、督促指导,就成了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诵读《读读童谣和儿歌》的两首童谣儿歌,激发诵读和背诵童谣儿歌的兴趣,在课外开展读童谣儿歌书的活动,感受诵读和背诵童谣儿歌的乐趣。

  2.开展诵读或背诵童谣儿歌的专题活动,交换童谣儿歌书阅读的活动,分享阅读童谣和儿歌的乐趣。

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课。利用题目,认识童谣和儿歌,了解如何开展读童谣和儿歌的课外阅读,明确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要求。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二阶段:课外阅读。课外开展阅读活动,准备汇报交流。时间安排:一周。

  第三阶段:交流分享课。交流分享阅读的快乐——诵读或背诵童谣儿歌,讲一讲阅读童谣和儿歌时发生的故事,推介和交换童谣和儿歌的书……课时安排:每次两课时。

  (说明:第二、三阶段的周期在本学期还要安排两次,即一个学期共三次。另两次分别在第四单元和第七单元。“课外开展阅读活动”需提前布置。三次的“交流分享课”的内容设想如下:第一次:背诵童谣、儿歌,争当背诵大王;交流分享阅读故事。第二次:设计一份童谣儿歌的手抄报,在班上介绍交流。第三次:向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的一本有童谣、儿歌的书,说说喜欢的原因,并交换阅读。后两次的教学设计根据进度另行设计。)

教学过程:

  (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一、准备课

教学目标:

  借助汉语拼音诵读《读读童谣和儿歌》的两首童谣儿歌,认识童谣和儿歌,了解如何开展读童谣和儿歌的课外阅读,明确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要求。

  教学准备:有关内容的PPT。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汇报交流了在家里和大人一起读儿歌《谁和谁好》的过程,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击掌诵读《谁和谁好》吧。(PPT出示《谁和谁好》起击掌诵读。)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继续享受读书的快乐吧。

  板书: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

  1.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2.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3.提问:读了题目,你们知道这次“快乐读书吧”要求我们开展关于什么内容的课外阅读活动呢?(预设:开展读童谣和儿歌的课外阅读活动。)对了,这一次的“快乐读书吧”活动,与上一次有所不同,要求我们只读童谣和儿歌。那么,什么是童谣和儿歌呢?《谁和谁好》是,还有什么也是呢?我们再读读,了解了解。

  二、诵读《摇摇船》《小刺猬理发》,了解什么叫童谣、儿歌。

  1.(PPT出示《摇摇船》《小刺猬理发》)出示任务:请同学们轻声朗读《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把《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朗读下来。

  2.反馈指导。

  指名读,正音;齐读。

  3.导语:《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都是短小的诗歌,我们也可以用击掌的方式来诵读。

  出示任务:自己尝试一下,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读读《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指名击掌诵读,订正后全班齐击掌诵读。

  5.导语: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不过,你们知道它们告诉我们什么吗?翻开课本第16页。

  出示任务:自己再轻声地有节奏地朗读《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想一想,你从《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分别知道了些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做上记号。

  6.反馈指导:

  预设:(只要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要肯定。)

  《摇摇船》:(1)是坐船去的外婆家。(2)外婆认为我是个好宝宝。(3)外婆给了我好多好吃的东西。

  《小刺猬理发》:(1)小刺猬有刺是它的特点。(2)剪掉了小刺猬的刺就不是小刺猬了。

  7.导语:多有趣的童谣和儿歌啊!同学们还想读吗?

  出示任务:(PPT出示《一二三四五》《小兔子乖乖》《小白兔》)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几首童谣和儿歌,遇到不会到的字,可以猜读,也可以问问同桌,问问老师,看自己能不能读下来。

  8.反馈指导。

  指名一人一首朗读正音,正音后齐读。

  9.出示任务:自己击掌朗读这几首童谣和儿歌,想一想,你从每一首中知道了什么?

  10.反馈指导。

  (1)齐击掌朗读。

  (2)预设:

  《一二三四五》:学会了数数;或学会了一到五的数字。

  《小兔子乖乖》:自己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家人回来了就要马上开门。

  《小白兔》:小兔子的样子——白,耳朵竖起;小兔子爱吃什么——萝卜,青菜;小兔子的动作——蹦蹦跳跳

  11.小结:童谣、儿歌,读起来不但阴阳顿挫,朗朗上口,而且让我们从中学习到很多的东西。我们广府地区就有一首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月光光,照地堂》,那个同学可以为大家读一读啊?(指名诵读)童谣和儿歌是为我们儿童创作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短小的诗歌,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和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童谣多以口头形式流传,如《摇摇船》;儿歌有民间口头流传,也有作家为我们创作的,如《小刺猬理发》。这次课外阅读,同学们就是要找像刚才我们诵读的童谣、儿歌来读,明白吗?

  三、看图通过学习伙伴,了解这次课外阅读的具体目标。

  1.导语:那么这次“读读童谣和儿歌”课外阅读活动还有什么要求呢?让我们一起看题目吧。

  出示任务:(PPT出示教科书题目)自己尝试读读学习伙伴泡泡里的话,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猜读,也可以问老师。想一想,这次读童谣、儿歌的课外阅读活动还有什么要求?

  2.反馈指导。

  (1)分别指名读学习伙伴泡泡的句子,正音后齐读。

  (2)预设:

  要求:①可以背诵童谣、儿歌;

  ②找找有童谣、儿歌的书读;

  ③交换自己喜欢的有童谣、儿歌的书读。(形成板书)

  四、小结:

  这次“读读童谣和儿歌”课外阅读活动,要求我们读的是童谣、儿歌。具体要求有:背诵一些童谣、儿歌;可以找有童谣、儿歌的书读;交换自己喜欢的有童谣、儿歌的书读。(形成板书)

  五、布置和明确“第二阶段:课外阅读”活动要求。

  (PPT出示要求,带读,讲解。)

  活动要求:

  1.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课外阅读地点和人们开展“读读童谣和儿歌”活动,也可以自己一个人开展“读读童谣和儿歌”活动。

  2.阅读的内容是童谣和儿歌,可以通过报纸、刊物、电脑等媒体阅读,也可以找有童谣和儿歌的书阅读。

  3.选择三、四受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准备交流分享。

  4.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记录下自己是怎样进行“读读童谣和儿歌”活动的,还可以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记录下自己进行“读读童谣和儿歌”活动时发生的故事,(不会写的字可以请教家长,或老师,或别人。一定是自己画、写。)准备交流分享。

  5.活动时间8个学习日。

  六、总结。(学习表现情况、怎样开展课外阅读和活动要求)

板书设计:

  快乐读书吧

  读读童谣和儿歌

  读:童谣儿歌

  背诵  找书读  交换读

  二、课外阅读

  在学生开展的一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在适当的时侯、场合,采用个别或全班的方式,提醒、了解活动进度和活动记录情况,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做好有关情况的记录,为第三阶段交流分享课做准备。

  二、特别关注两类学生。第一类:课外阅读开展有困难的学生。协调帮助解决问题,使之能顺利开展活动。第二类:课外阅读条件较好或比较积极自觉的学生。了解活动和记录情况,为第三阶段交流分享课提供范例。

  三、交流分享课

教学目标:

  1.展示图文记录,学习用普通话与同学说说自己是自己是怎样进行“读读童谣和儿歌”活动的,或自己进行“读读童谣和儿歌”活动时发生的故事,分享读书的快乐。

  2.背诵童谣儿歌,享受阅读童谣和儿歌的乐趣。

教学准备:

  事前选好的学生范例的图文PPT。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外阅读情况,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一)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小结课外阅读情况,重点表扬课外阅读开展有困难的学生。

  (二)导语:接下来,我们就要说说自己读了哪些童谣和儿歌,或者说说读了哪些有童谣、儿歌的书;是怎样读童谣和儿歌或有童谣和儿歌的书的,或者说说读这些书时发生的故事……分享读书的快乐。

  二、交流分享自己读了哪些童谣和儿歌或有童谣、儿歌的书,是怎样读童谣和儿歌或有童谣和儿歌的书的。

  (一)指名交流分享,提供说话例子。

  1.明确交流分享说话和听的要求。(PPT出示,带读,讲解)

  说话:(1)展示记录自己读童谣、儿歌的图文,用普通话说话。

  (2)说清楚自己一人还是和谁一起,在哪里读童谣和儿歌或有童谣、儿歌的书的。如果是书,书名是什么。

  (3)态度自然大方,音量适中,能让别人听清楚。

  听:(1)留心安静听别人发言。

  (2)努力记住内容,判断有没有说清楚要求说的内容。

  (3)如有没说清楚的,等别人发言完了,提出想交流的问题。

  2.指名交流分享,提问答疑。(拟提供两到三个范例。)

  3.逐一对说话要求达成的情况和语言表达规范进行反馈指导。

  (二)分小组参照范例,按听、说要求交流分享,相互提问答疑,并选出在班级汇报交流的同学。

  (三)各组选出的同学在班上交流汇报,并逐一反馈指导。

  (四)小结: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或者自己读,或者与家人一起阅读,或者与同伴一起阅读,或者与同学一起阅读,读了不少童谣和儿歌,获得了读童谣和儿歌的快乐,并且通过图文记录了下来,与大家分享读童谣和儿歌的快乐。

  三、交流分享读童谣和儿歌时发生的故事。

  (一)明确交流分享故事说话和听的要求。(PPT出示,带读,讲解)

  说话:(1)用普通话讲故事。

  (2)必须讲的是自己进行读童谣和儿歌时发生的故事。

  (3)态度自然大方,音量适中,能让别人听清楚。

  听:(1)留心安静听别人讲故事。

  (2)努力记住故事内容。

  (3)如有自己不明白的故事内容,等别人讲完故事后,提出疑问并专心听别人解答。

  (二)分小组交流分享故事,努力按照要求做;然后推举一个讲得最好的同学在班里讲。

  (三)各组推选的同学讲故事,相机做出评议引导。

  (四)小结:同学们在读童谣和儿歌的时候发生了那么多有趣的故事,读书真快乐啊!

  四、总结。(总结全过程活动的情况,要求平时坚持课外阅读,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返回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