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谳字解释
- 引证解释
审判定案:定~。
〈动〉
(形声。从言,献声。本义:审判定罪)
同本义
主谳者。——清·方苞《狱中杂记》
主谳者亦各罢去
又如:谳词(结案定罪的文书);谳治(审理案件);谳平(审议,平议刑狱);谳事(审理案件);谳囚(审讯犯人);谳案(审理定案)
将案情上报;请示
若州郡县所不能决者,谳之廷尉。——《晋书·姚兴载记》
又如:谳奏(将案情向朝廷上报或请示);谳文(向上司申报的议刑公文)
判明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驳复仇议》
〈名〉
案件
[定国]冬月请治谳,饮酒益精明。——《汉书》
又如:谳牍(判案的案卷)
犯人的供词
拷治榜掠,无所得谳。——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姜熊狱》
- 谳字相关
- 外文翻译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议辠也。从水献。与法同意。鱼列切
()议辠也。文王世子。狱成。有司谳于公。其死罪。则曰某之罪在大辟。其㓝罪。则曰某之罪在小辟。郑曰。成、平也。谳、言白也。按今本注作谳之言白也。之字衍。以徐邈云言也、正义云言白也正之。当是本作言也、白也。正义省一也字耳。言与谳双声曡韵。王制。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此云以成谳于公、犹以成质于天子也。故其字从水献。其议如水之平而献于上也。所质旣下爲受质。所谳不当而上更议之亦爲谳。葢本下献上之词、又转爲上平下之词矣。汉书云诸狱疑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是。从水献。与灋同意。灋以三体会意。以二体会意。灋下云。平之如水。从水。之从水同也。以会意包形声。灋则专会意。鱼列切。十四十五部之合音。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鱼列切,音孼。议罪也。评狱也。【礼·文王世子】狱成,有司谳于公。【疏】言白也。【注】议也。【前汉·景帝纪】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师古注】谳,平议也。【后汉·斐楷传】州郡翫习,欲避请谳之烦。【注】广雅曰:谳,疑也。谓罪有疑者,谳于廷尉也。【宋史·选举志】司马光奏设十科举士,十曰练习法令能断请谳科。
又【广韵】鱼蹇切【集韵】【韵会】语蹇切。孼上声。
又【集韵】鱼战切【韵会】疑战切【正韵】倪甸切,音彦。义同。 【正韵】俗作谳。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问:谳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yàn
问:谳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谳字共15画,部首是:讠。
问:谳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谳字是左中右结构,谳的笔画顺序:点、横折提、横、竖、竖、横折钩、点、撇、横、横、竖、横、撇、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