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piǎo
  • ㄈㄨˊ
  • ㄆㄧㄠˇ
莩
  • 10画
  • AEBF
  • 上下结构

  • 莩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莩”的字义解释

[piǎo]

同“殍”。

[fú]

芦苇秆子里面的薄膜。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莩”字

莩[fú]

〈名〉

  1. 莩草。禾本科。多年生草本。茎细长,高一米许。叶片扁平,条状披针形

    莩,莩草也。——《说文》张舜徽注:

    “莩此草生湖地,色淡白,可以盖屋,湖、湘间平野亦多有之。”

  2. 植物茎杆里的白膜或种子的外皮

    朱实虽先熟,琼莩纵早开,流莺故犹在,争得讳含来。——唐·李商隐《百果嘲樱桃》

    又如:莩甲(种子脱去皮壳而萌发)

  3. 另见piǎo

莩[piǎo]

  1. 同“殍”[sameas“殍”]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饿莩(饿死的人)

  2. 另见fú

  • 莩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membrane lining inside of reed

法语: chaume,épiderme,union intime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艸也。从艸孚声。芳无切

『说文解字注』

(莩)艸也。从艸。孚声。芳无切。古音在三部。

【唐韵】芳无切,音孚。【前汉·中山靖王传】今羣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注】葭,芦也。莩者,其中白皮至薄者也。

又【尔雅·释草】莩,麻母。【注】苴麻盛子者。【仪礼·丧服】小功布衰裳,澡麻带绖。【注】澡者,治去莩垢,不绝其本也。

又【唐韵古音】缚谋反。【集韵】房尤切,音浮。草名。

又【广韵】平表切。与殍通。【孟子】野有饿莩。【疏】郊野之闲有饿而死者。

又通摽。【王应麟·诗攷】莩有梅。莩,零落也。【前汉·食货志】作。详字注。

  • 相关问答

  • 问:莩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莩字是一个多音字,拼音(音节)是:fú / piǎo

  • 问:莩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莩字共10画,部首是:艹。

  • 问:莩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莩字是上下结构,莩的笔画顺序:横、竖、竖、撇、点、点、撇、横撇/横钩、竖钩、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