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

易经名言名句大全


2022-01-03 14:54:19易经名言名句大全

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当世家,必多殃。

2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3君子于信,义不食也。

4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5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7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9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10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11见险而能止,智矣哉。

12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13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14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15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16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17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18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19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20乾坤感,而万物化生;圣贤感人至深心,而天地友谊。

21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2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3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24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25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26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27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2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9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0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31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32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33一阴一阳之谓道,随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34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35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36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37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38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39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

40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4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2劳谦,君子有终。

43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老百姓日用品不知道;故君子之道鲜矣!

44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45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46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

47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48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49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50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51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52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53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54知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55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56二人同心,泰山移。同舟之言,其臭如兰。

57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58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59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60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61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62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63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64善不积,不能出名;恶不积,不能灭身。

65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66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67谦谦君子,用涉云峰。

68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69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70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71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72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73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74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75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76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

77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7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79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80夫妻反目,不可以正妻。

81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82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83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

84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85乐天知命,故不忧。

86括囊无咎无誉,盖言慎也。

87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88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89人之所助者,信也。

90天地闭,贤人隐。

91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92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93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94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95饮酒濡首,亦不知节矣。

9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97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98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99君子以遏惩恶扬善,乾源休命。

100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101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10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人生感悟,其臭如兰。

103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104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105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06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107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108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109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110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111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112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113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114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115闲有家,悔亡。

116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117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118有真就有假,有假就有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是阴阳。

119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

120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12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22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1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24居上台而不骄,在上下位而不忧。

125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126蒙以正养,圣功也。

127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128能经众正,可以王矣。

129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130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131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

132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133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134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135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

13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137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138君子伺机而作,不俟终日。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