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举行典礼或召开大会时主持仪式的人。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司仪
官名。
《周礼·秋官》有司仪,负责接待宾客的礼仪。 北齐 有司仪署, 隋 唐 因之,属鸿胪寺,掌凶礼丧葬之事。 宋 以后不设。 明 代之司仪主管陈设引奏礼仪, 清 废。参阅《通典·职官八》、《明史·职官志三》。
举行典礼时报告进行程序的人。
吴晗 《哭公朴》:“拿了通电宣言的底稿,到处奔走,邀约签名的有 公朴 ,办印刷、分发的有 公朴 ,主持《民主周刊》的有 公朴 ,有些会场中当司仪的还是 公朴 。”
谓举行典礼或大会时报告进行程序。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九章:“他代表工作队,按着主席团的布置,负责大会的司仪。”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sī
1.主持;操作;经营:~机。~炉。各~其事。2.中央部一级机关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部低,比处高):人事~。外交部礼宾~。3.姓。
yí
1.人的外表:~表。~容。威~。2.礼节;仪式:司~。行礼如~。3.礼物:贺~。谢~。4.倾心;向往:心~已久。5.姓。6.仪器:~表。地动~。半圆~。
司仪
sī yíㄙ ㄧˊ职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理接待宾客的礼仪。北魏置司仪官,北齐改司仪署,隋唐沿置。
司仪
司仪,也叫主持人——是将主题、嘉宾、程序及目的跟听众有机的联系起来的那个人。司仪就是古时候的主持人,《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司仪的解释是“举行典礼或召开大会时报告进行程序的人”。现在的司仪就是主持人。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