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词语

爱汉语网 > 词语 >

草书

  • 草书
  • cǎo shū
  • ㄘㄠˇ ㄕㄨ
  • 草書

  •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字体之一。字形比隶、楷简化,笔画牵连曲折,便于迅速书写。从汉代以来,体势屡有变迁,有章草、今草、狂草、行草等。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草书
  1. 汉字字体名。草书之称,为隶书通行后的草写体,取其书写便捷,故又名草隶。

    汉章帝 好之, 汉 魏 间的章草,殆由此得名。后渐脱隶书笔意,用笔日趋圆转,笔划连属,并多省简,遂成今草。 晋 王羲之 、 献之 父子又创诸字上下相连的草体,至 唐 张旭 、 怀素 , 宋 米芾 等又发展为笔势恣纵、字字牵连、笔笔相通的狂草。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草书

cǎo shūㄘㄠˇ ㄕㄨ

书体名。为书写方便、快速而产生的字体,大约起于汉代。初创时称为「章草」。将隶书草率写成,简省点画,保存波势。其字个个分离不相连绵。至汉末,相传张芝脱去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形迹,而笔势连缀,上下两字时时相连,形成「今草」,即后世通行的「草书」。

也称为「草体」、「草字」。

草书

草书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不论时代,凡写得潦草的字,都可以算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来源:百度百科)

  • 相关链接
  • 外文翻译

英语:grass script; cursive script (Chinese calligraphic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