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冒天下之大不韪
-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
- ㄇㄠˋ ㄊㄧㄢ ㄒㄧㄚˋ ㄓㄧ ㄉㄚˋ ㄅㄨˋ ㄨㄟˇ
- 冒天下之大不韙
- 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
- 《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 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反革命命令,冒天下之大不韪,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 冒大不韪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做最大错误的事情
- see 冒大不韪
- 成语解释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冒天下之大不韪
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冒天下之大不韪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ㄇㄠˋ ㄊㄧㄢ ㄒㄧㄚˋ ㄓ ㄉㄚˋ ㄅㄨˋ ㄨㄟˇ韪,是。全句比喻不顾一切去做全天下人都认为不对的事。也作「犯天下之不韪」。
冒天下之大不韪
释义:不韪:不是,错误。做出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谴责而去干所谓的坏事,去救坏人,无意中败德,道德沦丧,可能没有好报,因为自己无意识间牺牲自己的好,不小心有了些坏人的人品。
(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字义
- 相关链接
1.透出;往上升:~汗。~烟。~火苗子。2.顶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雨。~险。3.鲁莽;轻率:~失。~昧。4.假充:~名。~牌。〔冒顿〕(?—前174)秦汉时匈奴族首领。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先后打败了
1.天空:顶~立地。太阳一出满~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棚。~窗。~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过了冬至,~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第二~。三~三夜。忙了一~,晚上早点儿休
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游。~部。山~。往~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等。~级。~策。~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次。~半年。~不为例。4.向下面:~达。~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
1.往:由京~沪。君将何~?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4.指示代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用于“不”后,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是;对(常与“不”字连用,指过失或谬误):冒天下之大不~。